這是最後一天的參觀行程,捨不得這個古城,早餐後,抓住僅餘的時光,到餐廳旁的歌德式St Jakobs kirche教堂外拍照,這時陽光初上,古城仍然寧靜,老教堂的石牆訴說它的古老事蹟,教堂邊的樹木早已雕零,陽光即將升空,聖誕即將到來,一年的歲月即將告盡,又有新的一年將來。人生這麼短暫,光陰卻不暫停,這麼多的照片留得下我的回憶,對於別人卻只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圖像。這就是人的渺小與有限。
從羅騰堡到符茲堡只有五十公里,途中有時放晴有時下雨,馬路穿梭在富蘭肯葡萄園區,原野上有許多的紅瓦莊園,散落在綠色大地之上。這裡的風景與a阿爾卑斯山區的景象大不相同。
符茲堡是浪漫大道的北邊起點,因拒絕新教而捍衛天主教,居民在城中馬路上樹立許多聖母瑪利亞的雕像,所以有「聖母瑪利亞之鎮」的稱號。又因為它位處富蘭肯葡萄酒的集散地,也是法蘭克福通往紐倫堡進而前往奧地利的樞紐,自古就是人文薈萃的地方,符茲堡的大學曾經孕育出發明x光的欒琴博士。在第二次大戰時,市區內有九成的建築物都受到重創,但在當地居民同心協力重建下,已經恢復原先的景觀,更增添都市的特色吸引觀光。
我們在主教宮殿前下車,這個宮殿外觀宏偉,呈現巴洛克的建築風格,精細華美的雕刻浮現於馬蹄狀的宮殿外牆。它的內花園、以及內部洛可可式雕刻裝潢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,但因時間關係,我們只能在外面的噴水池拍照。
從主教宮殿正門的路直走,穿過古色古香的街道可以看到磚紅色的大主教堂,尤其兩個圓形的尖塔頂,遠遠就可以看得見。主教堂在二次大戰被炸成碎片,現在看到的是戰後依照巴洛克與古羅馬建築風格重建。我們進教堂內參觀,可以看到穿著白色教服的從事人員正在行使儀式。我們在主教堂稍微休息,沒有人講解也沒有新東西,就靜靜地看著、聽著,就像外國人在台灣的寺廟裡,莫名其妙地看看。一會兒,大家從主教堂西邊門出去,在Dom street上的美人魚雕塑前集合,回頭可以看到主教堂的西面牆,以及旁邊另一間更加華麗雕刻的Neumunster 教堂,廣場附近的建築都是仿古的新建築,有成衣、書店、水果鋪等,電車還在馬路中來回穿梭。大家約定一個小時後再集合,然後自由活動。
有些團員還需要採購,這附近還有些商店與百貨公司可逛。至於我呢,我想根據書上介紹,好好逛逛這個重建的古城:
● Marien kapelle 歌德式建築的紅教堂
● Falkenhaus 巴洛克典雅建築的旅客資訊中心
● 主教醫院的外觀及最熱鬧的Schonborn street
● Markt市場廣場
● Boat dock 緬因河上的古船場與Mainkal河畔取景,從河畔往西南方仰望緬因古橋與主教夏宮
聖誕節快到了,可以看到許多應景的商品,我看到飾品店門口紅色的小油燈,有大有小,原本想買一對回台灣,後來想想就作罷。經過百貨公司,門口也是許多小商品車在促銷衣飾襪子,打折再打折,整個景象與台灣精明一街沒什麼兩樣。逛到書店裡,暢銷書擺在顯目處,如柯林頓的新書(封面有個柯林頓的大頭照)、Dan Brown的達文西密碼、哈利波特等熟悉的書影,似乎告訴我,全球的趨勢是一致的。
時間也差不多了,經過市府官舍,馬路旁又有個噴水池雕像,可以提供行人飲水。跨上緬因橋就碰到團員們在橋上拍照,橋上仰望白色的主教夏宮座落在綠色的山坡上,天空一會兒陰一會兒晴,氣象總不同。橋下的緬因河水湍急地向西流去,流經法蘭克福與緬因市,然後注入萊茵河,遙遠的西邊可以看到河畔成行的樹木與紅瓦、教堂的尖塔穿插其間。從緬因古橋上回頭望望這個巴洛克的古城,滿城的紅瓦屋頂、主教堂的圓頂、紅教堂的尖塔,太美了。這時,天空飄下了細雪,雪花在眾多紅色的背景襯托下,更顯得細白。大夥兒都一起為這突來的雪而歡呼。太棒了,這趟旅程有風有雨也有雪,登山遠眺有晴空,老天真是眷顧我們這群來自千里外的旅客。
過了緬因橋,路旁有間希臘式建築的Hafspital教堂,樣子有點像台大的傅園。登車後,我們離開符茲堡往北行,下一個目的地是萊茵河的羅雷萊岩石。我們沿著緬因河的河谷上高速公路,公路將經過法蘭克福、緬因市前往聖高爾。這段將近二百公里的路上,經歷風雲的變色,剛開始緬因河谷是陰天,高速公路上有一段晴陽照著滿山坡的葡萄園,接近法蘭克福前突然穿過一段暴風雪,雪塊劈頭衝擊在車窗上,雨刷刷過,殘餘凝結的冰塊在車窗上真是好樣。穿過風雪地帶後,天氣又是片晴朗,轉頭可以看到暴風雨地帶類似龍捲風的烏雲,旋轉到天上。轉到萊茵河谷的公路時,又是一片天晴,看著對岸的城鎮教堂與城堡,在綠樹綠水綠山坡的襯托下,格外醒目。
<17>11/19
<17>11/19
萊茵流水喜說愁,
女妖巨岩誆行舟,
小鎮風光皆旖旎,
磅礡遼闊藏沙洲
萊茵河最有名的傳說莫過於羅雷萊(Loreley rock)的岩石,傳說中岩石上坐著一個羅雷萊的女妖,飄著金色的頭髮唱著優美的歌聲,吸引來往的水手或騎士,造成他們撞船而葬身河中。這是因為海涅的詩使得這個傳說家喻戶曉。就現場實地觀察,萊茵河原本寬闊,來到羅雷萊岩石附近,河道突然縮小,並且有些暗沙,加上此地有連續兩次近九十度的轉彎,碰到天候不佳,難免會發生船難。終究浪漫的詩人會用浪漫的手法賦予不同的意義。
我們在聖高爾(St Goar)處搭船游河,船先往南繞行羅雷萊岩石,再往北前往波霸 (Boppard),沿途經過幾個犄據山腰上的城堡,最有名的包括貓堡與鼠堡,每個城堡都有它們的典故,不乏中世紀時後主教與民爭利,以及各個城邦相互攻打據地斂財,所有過往的船隻與行人就得支付過路費。這現象與中國古代的山寨沒啥兩樣。
船行萊茵河當中,可能現在是旅遊淡季,整艘船只有我們這一團,空蕩蕩的船艙行走在行舟稀疏的河面上,更添河面的壯闊與天地的距離,天空時而晴藍時而灰陰,兩岸的葡萄樹有些已經變黃有些只剩殘枝枯葉,這種景致對許多騷人墨客必然會更添憂鬱。赫賽、尼采、卡夫卡與貝多芬之類的德國騷人墨客,從普羅大眾的層面來看,他們都是精神病患,萊茵河帶給德國的意義,可能有歡欣鼓舞的一面,同時也有憂鬱與哀愁。
沿河兩岸也是有名的葡萄莊園與溫泉療養勝地,尤其以Boppard為最勝,萊茵河在Boppard附近有個180度的轉彎,因此更增添它的戰略地位。從旅遊書上之到此地曾有羅馬軍隊駐扎。我們在Boppard上岸,然後給大家最後的購物機會領隊告訴我們,Boppard是我們行程的最後一站,要大家把握機會。
Boppard的建築仍保有木質骨架的特色,主教堂與市政廳卻格外的古樸,淡季的Boppard街道非常安靜。我沿著指標找尋古羅馬的城牆遺跡,碰巧看到月亮出現在街尾的遠處山上,愈近城牆愈看到月亮與古城牆的互動,月亮與幾百年的古牆,是永恆與歲月的對照,有緣來此,匆匆即將結束,心中有許多的感動與不捨。
<18>11/19
離開市區循由蜿蜒的山路,到山頭上的Jakosberg hotel,這是個改裝過的古堡,晚上我們就住在這個古堡內。古堡的入口有個大公園也有許多的雕塑品,可惜天色已暗,無法散步悠遊。古堡內也有spa 游泳池,泡茶區等,當然無時間休閒使用。
我們在城堡中吃燭光晚餐,選擇窗邊的位置可以看到山腳下萊茵河岸的小城鎮燈火熠熠,我與司機領隊同桌,享用牛排餐與小麥啤酒,有位團友邀請他的叔叔從法蘭克福來此相會,那隊有錢的夫婦邀請德國的友人來此小聚,這真是難得的經驗。旅遊天數已經八天,遊興已漸淡,也開始想家了。七天的觀光行程,真有太多的東西來不及消化,也有太多的期待與回憶,有許多的驚奇與感受,這些點點滴滴,在畫冊裡、一千張的照片、以及腦海中。
